点错鸳鸯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大战前夕,武装回明,点错鸳鸯谱,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完后张麟麒点了点头,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的,果然,罗汝才也反了……说到这里要稍微介绍一下罗汝才反叛的来龙去脉,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也就是去年,罗汝才等人见官兵势大,遂率领九营降于明。时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的熊文灿欢喜不已,一面向京师报喜,一面好言安抚他们,分处罗汝才及一丈青、小秦王、一条龙等四营于郧县;惠登相、王国宁、常德安、杨友贤、王光恩五营于均州,还封了罗汝才做游击将军。
只是罗汝才也是和张献忠一样,紧握兵权不放,既不愿当官,也不愿意当兵,只是带着一众手下到了郧县,兵不释甲,马不解鞍,带刀耕耘……对于这些,身为总理大臣的熊文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息纵容……这不,狗改不了吃屎,张献忠刚刚开了个头,罗汝才是紧随其后,一时间,稍稍平静的中原形势又起波澜!
所以说,崇祯口中的熊文灿误我就是这个意思,本来,当时担任中原剿匪重担的杨嗣昌,曾经指出,唯恐这些流寇都是诈降,只等时机成熟,又要卷土重来……只可惜,当时的崇祯在熊文灿的影响下,没有听取杨嗣昌的建议,以至于酿成今日的大祸……
至于熊文灿当时为什么要一味听取张献忠的建议,却是因为他贪财所致。熊文灿其他都不错,就是贪财,在张献忠指派孙可望送上两块1尺多长的碧玉和两枚直径逾寸的珍珠后,熊文灿就丧失立场了,听信了张献忠的谎言……
也许这件事情对于熊文灿来说,是十分正常的,或许说能够不战而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在历史上,熊文灿担任福建总督的时候,就成功招降过大盗郑芝龙,受到过朝廷的表彰,所以,他这次想故伎重演……
“皇上不必忧虑,料想张献忠,罗汝才之辈不过是一些跳梁小丑。微臣不才,愿意愿意亲提本部兵马前往剿匪!”张麟麒朗声道。
“是吗——有爱卿亲自出马,那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崇祯听见张麟麒愿意亲自领兵去征,自然是感动不已的,可是,他有时很犯难,主帅是有了,可是兵呢!
此时堂堂的大明,却是连一点像样的机动部队都拿不出来了,唯一一支精锐的部队也在镇守山海关,无法抽掉出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道让张麟麒一个人去剿匪吗?
“皇上不必忧心,微臣已有定计。”张麟麒微微一笑道:“微臣自从济南大捷后,已经在那里设立兵营,苦练精兵,相信到了现在,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