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笔老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章:安装刺刀,明末黑太子,牛笔老道,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就是一百二十米左右,在近距离的精度方面相差不多。
在朝廷财政吃紧,而明军又需要大批量列装火铳的前提下,无疑鸟铳是更好的选择,实际生产和采购情况也是如此。
从戚家军大量装备鸟铳开始,这款轻武器便占据了明军步兵火器的主导地位。
鸟铳有三个优点,第一,瞄准系统,鸟铳枪口有准星,枪身有照门,容易培训士兵,瞄准目标。第二,重量较轻,更加适合力量本就不大的明军士兵使用。第三,造价低廉,长度超过一米八的“噜密铳”基本上没法大幅度降价。
综合多方面的考虑,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的鸟铳是改进的首选武器。
“爱卿,本宫看到以往战报,鸟铳作为士兵武器,近战时犹如木棍,并不能给敌人造成多大的杀伤。本宫打算给鸟铳装上刺刀,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幺鸡让杨进朝拿来一支鸟铳,然后将长约一尺的匕首或称短剑绑在靠近枪口的枪身前端,固定好之后立在旁边座位展示。
“捆绑只是暂时的,以后要在枪身上安装铁制卡槽,这样便于刺刀的固定,本宫以为鸟铳有了刺刀这种东西,在近战时便犹如西式长矛,这样一来,火枪兵远可射击,近可拼搏。”
幺鸡认为一旦明军与辫子短兵相接的近战,火枪兵简直就是给对方送人头的兵种,棍子打不过刀是肯定的,而且远距离也不能打穿辫子的披甲重步兵。
即便武器再垃圾,幺鸡也不可能取消全部火枪兵部队,让明军回到纯粹的冷兵器时代,那将比对面的清军还要原始,更无法战胜对方。
更坑爹的是,由于每次作战都损兵折将,部队既定列装的火枪缺口太大,大明每年还要从倭国进口超过五千支鸟铳……
听到这个建议,老汤作为业内人士,稍稍一想便觉得可行,便进言道:“殿下,臣可以过去观瞧及试用一番么?”
一般说来,欧洲各国部队都会配备火枪兵和长矛兵,前者负责远射,后者承担近战任务,如果须要的话,还会夹杂一些刀盾兵。
火枪兵的致命弱点就是无法近战,所以才需要其他兵种为其保障。
对于欧洲近期的情况,老汤不太清楚,但在五到十年前大致是这样,想必现在也不会改善很多。
“当然,爱卿请便,若是试用,本宫便让尚膳监拿过来半扇猪肉作为靶子!”
幺鸡让两个小太监去取猪肉,一个人大概扛不动,用猪肉做标靶,大致能等同赤果状态的人体,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