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6章 扎根,晚唐浮生,孤独麦客,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可借贷给百姓,收息二分,可见管理非常完善了。

把辽国看作是游牧政权,那得多蠢才会有这种想法!

“现在有多少地?”邵树德问道。

“六十亩。”农人答道:“官府分的,都是生地,刚把地里的石子捡掉,灌木树根挖掉,杂草除掉,今年来不及耕种了,还得朝廷发给口粮。”

“缺什么吗?”

“农具很缺,还缺耕牛。”

“只能慢慢解决了。朕打下渤海后,尽收渤海兵器,复开铁矿,冶炼农具,都会有的。”邵树德说道:“朕亦知马耕不太可行,但如果实在乏牛,也只能勉为其难了。百废待兴嘛,都担待着点,至少六十亩地是真的。”

农人听后也笑了,道:“地是好地,年年都可以种。”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而言,农民是有天然的冲动一茬接一茬种下去的。但大夏北方的主流是两年三熟制,即两年之内只能收获两季主粮,外加一季收成很低的杂粮。如果地瘦得厉害有时候这一季杂粮也省了,休耕。

农民们不是不知道人畜粪便的作用。事实上农村的小孩经常出去捡粪,有时候甚至会争抢起来。但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这点人畜粪便是远远不够土地恢复的——简单来说,量太少了。

所以,他在看到东北的黑土地之后,才这般欣喜。地肥不肥,不用伱说,他们种了那么多年地,抓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桑麻之事,可有什么想法?”邵树德又问道。

“村里有一户高丽人,会桑麻。又有一户契丹人,也会种桑养蚕。”农人答道:“他们那蚕与曹州的蚕不一样,有点门道,得空得多瞧瞧。”

邵树德点了点头,道:“高丽人确实擅长种桑养蚕,跟他们学没错的。”

其实契丹人的养蚕织布技术也是跟高句丽人学的。

“(耶律)释鲁为树艺、桑麻、组织之教”,说是耶律释鲁的功劳其实还是渤海国被俘获的农人带过去的技术。

邵树德去年至营州,到医巫闾山下巡视时,就见到大批桑麻地。一打听,都是阿保机遣人种下的,显然将那边作为桑麻基地来发展了。

“桑麻之外,山里面还有些野货,农闲时分可去采集,售卖给商徒,也是一份收入。”邵树德说道:“曹州地平旷,没什么山,你亦可寻人打听打听。”

曹州何止“没什么山”,那就是纯平原。

事实上即便有山,经过千百年的开发,野生动物、山野货等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戏精女主又逆袭了

盛世紫荆

从山匪开始的武侠

叮叮小石头

漠上路

楠喆

虞书

大虞太史令

王牌少帅

流金岁阅

沉香如屑

苏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