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谈谈明清的货币,晚唐浮生,孤独麦客,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会贬值,发行、流通少了,就会升值。

但白银是另一个概念,它既充当了货币,同时也是一种商品。

明代习惯用白银的重量来衡量其价值,所以当海外白银过多流入时,引发通货膨胀;流入少时,又通货紧缩。

因为明朝政府货币政策的缺位,没有白银法币,你是无法进行调控的,只能眼睁睁看着。

换句话说,明朝事实上的主流货币(银条、银块、银砖、银冬瓜、银豆子等等,各种奇形怪状的白银)的发行方在海外,而不是明朝政府。

明朝政府没有金融主权。

到了明末,因为日本锁国令的影响,流入明朝的白银大大减少。明朝中期都没出现的银荒,居然在明末出现了!

为什么呢?当时明朝对外贸易是顺差,白银持续流入,怎么会明末比明朝中期还缺银子呢?

因为很多地主、商人把白银铸成了银冬瓜,收起来了。

时局混乱,没有好的投资方向,于是士绅们干脆把白银藏起来了。

白银藏起来后,市面银根紧缩,引发大萧条。我们都知道,大萧条的时候,持币为王,士绅们预期未来白银会继续升值,于是继续持币,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

但老百姓交税要用白银啊。怎么办?凉拌喽。

归根结底,明朝既然选择了银铜复本位制,但却没有发行白银法币,而收税渠道又不畅,社会上一会通货膨胀,一会通货紧缩,政府无力干预——恕我直言,明朝官员根本没意识到要主动进行干预,他们就没这个金融知识。

当时欧洲、中东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都有铸币税,是政府一个十分重要的财源,但终明一朝,白银大量使用,收税单位、会计单位上甚至都是“两”,但却对这块肥肉无动于衷。

不但没铸币税,还他妈有火耗亏空,这是何等的卧草!

明朝灭亡后,清朝几乎照抄了明朝的制度,尤其是金融制度。

满清也没有白银法币……

但这种金融制度好吗?当然不好了!

到了清朝后期,中国市面上大量流通外国银币。

外国银元规整划一,成色和重量较为恒定,计算和携带方便,深受商人欢迎。

最关键的一点是,白银你得称重。

银元论个数,不论重量,哪怕银元磨损了,重量减轻,它仍是一元,使用价值不变,故深受商人欢迎。

这里额外说一句。

清朝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七零:闷骚军长俏媳妇

梨泫秋色

拥有猫系男友后

相茶

暖风不及你情深季暖墨景深

青青谁笑

儿媳妇

夫子

秦苒程隽

一路烦花

洪荒:我是东王公

蒙山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