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一锅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1章 花钱提议在归途(第二更),带着系统来大唐,农家一锅出,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日知接话。
尹思贞点头,不吱声,表达自己的意思,想知道朝廷有多少钱。
财政结余多,即便自己不花,一样高兴,有底气。
团儿里的人如今只希望大唐变得更强大,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见到大唐横扫八方。
李易见大家的态度,说实话:“今年的钱会有许多,其他的全刨除,一千五百万缗还是有的。”
众人的眼睛都亮了,结余的钱,是五年前的大唐财政总收入的两倍。
“但今年必须花出去至少一千三百万缗,把预算给出来,留下二百万缗应急。”李易跟着又说。
一圈人看着李易不出声,等。
果然,李易解释:“钱,必须流动起来。当朝廷的财政结余过多时,意味着大家失职。
没有作好预算,没有想到如何利用财政收入为民办事。
即便不把修铁路的钱提前提留,我也要把钱花出去。
比如洞庭湖周围各州,路必须修到长安和陆州等地,好的路。
那里的气候和水文环境,适合养殖业,我要养猪。
再沿着运河修一条铁路,从河南府的铁路延伸过去,到苏州。
然后洞庭湖周围养殖的东西顺长江而下,到苏州经铁路和运河送往其他地方……”
李易开始讲解,他知道大家想听什么,听规划。
能够实际操作,而非画饼的规划。
长安到湖北的陆路打通,养殖和种植的东西却走长江水运。
如此带动整个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满足百姓的日常需求。
他告诉众人,另外明年的收入也有安排,给蜀地。
蜀地多山,但是成都是平原,修路花费大,依旧得修。
路好走,有利于统治,同时有利于地方安定。
军队抵达一处地方的速度越快,当地人越有安全感。
“每年的财政收入,留下二百万缗足矣,大不了我临时支援。
姚公也说了,我要钱没什么用,我不需要用钱财来体现自己的地位。
诸位有时间多想想怎么花钱,一般用来基础建设方面,包括水力。”
李易又说一下,自己走了,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
他们头一次听说过这种理论,朝廷钱多了还不行,必须花掉。
感觉谁不会花钱,就是犯罪,要砍头的那种。
“这是哪家的道理?听着还确实很有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