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一锅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65章 人与自然悔其鉴(第二更),带着系统来大唐,农家一锅出,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265章人与自然悔其鉴(第二更)
“怎般优先?”李隆基果然问。
“别人买东西排队,军人想买,拿出军人的证件,直接插队。甚至单独开一个售卖的地方,不允许其他人过去。”
李易举了一个最寻常的例子,军人有资格插队。
因为面对灾害的时候,百姓向前跑,军人要转过身,直面危险。
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当将士转身的时刻,就有插队的资格。
“等将来义务兵、自愿兵普及,家里邮寄家乡的菜,互相写信,免费。
谁家的孩子被选上义务兵,戴戴红花夸街,官府要额外对待士兵的家属。
这叫拥军优属,三年义务兵,其实两年就行,不过他们需要在军队学习文化课。”
李易今天讲具体的操作,一个国家不重视军人,这个国家就等着被侵略吧。
李隆基想了想,问:“当兵就不事生产,家中日子依靠衙门能行?”
“当兵就是生产,等三年退伍,按照正常的百姓每个月赚的钱,一次给退伍的军人。
拿到这笔钱,他们可以盖房子,也可以做买卖。
越是提前参军退伍的人,工作就越好,咱们给他们安排工作。”
李易说着义务兵退伍,但他知道,第一批义务兵都会转成自愿兵。
两者之间的待遇不同,自愿兵的工资并不低。
自愿兵学习的东西多,再经过战争,一旦转业,就是地方上的官员。
“位置不够吧?”李隆基以前听过李易说的专业问题。
“细化,现在一般都是一个县令、一个县丞、一个县尉、一个主簿。
其他的属于文吏,官职小,任命随意。
往后就是像朝廷一样,单独列出来,财政的、城建的、人事的、组织的、水利的、田地的、税务的……”
李易细分,告诉李隆基,越细越好追究责任。
该谁负责的出了问题,就收拾谁。
在大唐可没有什么诫勉谈话与警告处分、党内处分。
官员一旦犯事,轻者调低职务,重者流放。
再严重的就是连着家人一起受牵连,谁都别想跑。
历史上到后期,还有北宋,冗官冗员的问题,根本不是官员的问题。
冗的问题是那些人不愿意当小官,都等着最低县令、县丞、主簿的位置。
村子里的他们不去,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