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 光和六年(下),三国之最风流,赵子曰,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不下去!”荀贞无可奈何,只得拜了一拜,提起衣袍,倒退出堂。

等他出去后,韩亮年迈,老成厚道,说道:“明府,我前几天休沐,出城转了转,确实旱情严重。荀椽部去年行郡北诸县,杀戮稍重,这去年、今年的旱灾也许是因此而起,也许和他有关,但他说得也不错,毕竟大旱之下,苦的是百姓。郡府是不是组织些人手,帮各县抗抗灾?”

“灾异因人而起,我便是把大河引来,也救不了百姓。要想救百姓,唯有一策。”

“什么策?”

“我已连着多日向天诵读《孝经》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一片为民之心,料上天会有感应。”

这位文太守也不知是真傻,还是假傻。韩亮心道:“莫不是读经读傻了?”斟酌再三,说道:“明府所言固是,但若读《孝经》无用?”

“若是无用,那便是民怨太大。说不得,也只好请北部督邮还印绶归家,以解旱情了。”

“这,……。”

韩亮有句话想说没说,他想道:“你既想让荀贞还印绶归家,他上次自辞的时候你又为何不肯答应?”文太守来任本郡也有两三个月了,他对这位太守的脾性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很快就自己想到了原因,他想道,“是了,上次荀贞自辞在荀彧之后,名不正言不顺,太守怕落恶名,故此拒绝;这次以解民怨、化灾情为借口把他黜免则是名正言顺。只是、只是,……。唉,只是荀贞若因此被黜免,那他的名声可一下就坏了。”

儒家讲天人感应,出现灾异,肯定是罪在朝廷,肯定是政事上出了问题,所以两汉之世,尤其是东汉,每逢灾异,都会罢免三公。对有识之士而言,“天人感应”其实是一个制约皇权的办法,他们本质上是不相信这个的,但对不识字的老百姓而言,他们却是相信的,如果荀贞因为“导致旱灾”而被黜免,他辛辛苦苦博来的美名可想而知,必会一朝成毁。

韩亮有个问题想不通,他想不明白,这位新来的文太守难道和荀氏有仇么?怎么从上任起就处处针对荀贞兄弟?先赶走了荀彧不说,现在又千方百计地想赶走荀贞,却是为何?

郭图给他解开了这个疑团,冷笑说道:“荀贞之早就该还印绶归家去了。前太守阴公在时,他和荀文若、钟元常相互勾结,尽掌郡府大权,阴公但画诺而已。目无纲常,实在可恨!”

韩亮接任五官椽后不久阴修就离任了,他对荀贞、荀彧、钟繇和郭图之间的矛盾不清楚,但对荀贞、荀彧、钟繇於去年四月“逼使阴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它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书

薪意

暗潮流出讲的什么内容

用玻璃杯喝茶

为臣(皇嫂)

白玉钩

快穿:我家宿主萌萌哒

施主乖摸摸头

一路仕途

石板路

终有弱水替沧海

司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