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18 言表并幽曹意乱(二),三国之最风流,赵子曰,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邑对此,完全没有顾虑,且相反,辛辛苦苦勤王一趟,兵马已近长安,如何能不觐见天子,便就还回河东?虽然这勤王的头功没了他们的份,但好歹是有勤王之功的,如何能够不得些封赏就回河东?无论怎么说,白跑一趟,空手而归,这也是说不过去的。
故此,刘协召之入朝的诏书一到,王邑马上就准备启程,动身赴朝。
他已奉旨,曹操若不奉旨,独自一人率军回太原去,那就太不像话了。
曹操於是和王邑一起来了长安觐见。
李傕一败,渭水北岸的凉州兵或已逃窜,依附别的割据去也,或已向朝廷呈递降书,表示投降;渭水南岸的杨奉、徐晃也已率部离开渭南渡口,投到了荀贞帐下,渭水两岸的道路都已打通,曹操与王邑之此来长安,一路通行无阻。
……
下午,曹操果与王邑同来拜见荀贞。
要说起来这个“拜见”,曹操与陈仪说的“拜见荀贞”,还当真不是曹操客气。
就不说荀贞已获“假节钺、录尚书事、车骑将军”等官之诏拜,荀贞现虽上书辞让,然最终就任只是个时间早晚的关系,便只说荀贞现下镇东将军的官职,就已比曹操的现官为高,“拜见”二字,荀贞当之无愧。
得报曹操、王邑将至,荀贞亲自到营前相候。
远远见成排的绿树对映间,数骑、两车,自西边空荡荡的官道行来。
行至近处,荀贞看得清楚,骑有四骑,当先一骑,上边所坐之人,四旬上下年纪,常人之貌,蓄着胡须,肤色偏黑,身形不高,简单地裹个帻巾,着黑便服,佩剑,可不就正是曹操。
其后三骑,一个二十多岁年纪,相貌与曹操有几分相似,亦是个头不高,荀贞识得,此人乃是曹操的长子曹昂;另外两匹马身上的骑者,一个三十多岁,一个二十出头,这两人荀贞不识。两辆车,一辆是辎车,垂着车帘,看不到车内所坐何人,不过荀贞能够猜料得出,必是王邑无疑;另一车是辆轺车,驰於辎车之前,车上立着一个三旬上下的佩剑文士,这人荀贞也不识得,但也能大概猜出是谁,应当是王邑的主簿或其它的门下亲近吏。
离辕门还有挺远,曹操几骑就下马,两辆车也都停下,轺车上的文士下来,放了脚蹬在辎车门下,车中下来一个三十多岁,也是穿着便服,配着长剑的士人。
总共六个人,称得上轻车简从。
曹操和那个士人居前,其余四人居后,朝向辕门来。
荀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