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2章 学政,逍遥侯,大司空,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选择。
李中易释放出开恩科的讯息之后,广大的文臣们原本憋足了气,积极参与口水文斗的劲头,陡然间泄了五六成之多。
没有利益的争斗,终究无法持久,家族子弟考入官场,这才是头等大事。
随着文臣士大夫们注意力的转移,借着李筠家小说事的人,随之越来越少。
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所谓大义名分或是仁恕之争,不过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幌子罢了,骨子里还是为了维护切身利益。
无利谁起早?
西汉末年,王莽起初确实为大家服务,并且口碑极佳。然而,这些不过是没成事之前的假像罢了。
一旦时机成熟之后,王莽就悍然撕破假面具篡汉自立,最终还是为了他的利益服务。
科举取士制度,发展到如今的大周,已经渐趋完善,主要有三种形式:贡举、制举和童子举,其中最主要的是贡举。
本朝显德二年,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吏、三礼、三传、学究、明经等科。
地方上主要是州试,也就是解试。朝廷这边是礼部试,又称省试。所谓省试,因贡生们就试于尚书省而得名,实为礼部所主持。
“奉上谕,定于绍绪五年五月,开恩科取士……”孔昆手捧早就拟好的明诏,当众朗声宣读,“各州分设学政一名,各地解试,均由学政主持。学政者,负教化万民之任,掌督学之重责……”
此诏就是孔昆本人所拟,他当众宣读起来,简直是特别的有感觉,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且饱含丰富的感情色彩。
然而,在场的文臣们,根本无心关注华丽的辞藻,他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到了新设的学政上头。
内阁拟定的恩科诏,魏仁浦自然所知甚详,他眯起两眼,一边听孔昆颁诏,一边暗暗感慨万千。
李中易自从上台之后,整出来的妖蛾子,真的是多如牛毛。
新政权建立之后,虽然暗废了政事堂的权柄,改为内阁主导天下庶政。但是,新政权建立的时间尚短,出于稳定天下政局的考虑,各地的知州大多留任,并继续理事。
魏仁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显德二年重开科举取士后,都是各州的知州掌管教化万民,以及考试之责。
说句大实话,能够被派去各地的知州,其中的绝大部分,在朝里有靠山有背景。
据魏仁浦所知道的情况,各地的知州,有不少人脚踩几条权贵之船,以免一条道走到黑,从而把整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