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3章 世界传媒之王的重要一步(求全订),重生之最强大亨,黄老湿,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格买报纸的,英国法律没办法限制夏禹。
有需求、有资格、有资本,夏禹当然要好好挑选收购目标。
看完所有资料之后,夏禹思考良久,从中拿出了两份资料,分别是《金融时报》和《每日电讯报》!
这两份,是最适合他收购的报纸!
《金融时报》是颜文翰的老上家,创办于1888年,是英国最好,也是世界闻名的商业和财经报纸,此时全球日总销量在130多万份,期中70%的销量由国外贡献,到了后世《金融时报》更是以亿英镑的价格易主日经新闻集团。
虽然到了后世,因为《金融时报》积极拥抱互联网,所以读者几乎转移到了电子端订阅,纸质方面订阅就较少,日发行量也就几十万份,但是其电子订阅的读者拥有六七百万。
但是在这年月,互联网还未出现时,《金融时报》的日发行量还在一百万份以上。
此时的《金融时报》集团,归属于培生教育集团,培生集团持有其71%的股权。
并且《金融时报》集团又持有《经济学人》公司50%的股权。
而《经济学人》公司是世界四大财经杂志之一的《经济学人》的拥有者。
所以夏禹只要收购了《金融时报》,就可以顺便把《经济学人》杂志也给收购了,夏禹顷刻间就可以打造英国最大的财经新闻公司,成为财经新闻领域的无冕之王,影响力可想而知。
到时候,香江有《九鼎日报》和《经济》周刊,英国有《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杂志,只要一整合,一个大区域性的传媒帝国就建立起来了,想想就让人激动
当然,收购《金融时报》的难度也很大,毕竟其母公司是培生教育集团,英国文化传媒及教育行业的霸主,也是世界文化传媒及教育行业的霸主之一。
不过得感谢如今英国的整体经济大环境,培生教育集团此时的经营状况也不太好,且培生教育集团主要是扎根教育行业,夏禹认为,只要价钱出的合适,培生教育集团还是会愿意卖了《金融时报》的。
毕竟培生教育集团是《金融时报》的后妈,把其收购过来也才十多年,偏心的后妈卖了非亲生的儿子养育亲儿子也不是没可能。
相比较于《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的收购难度就更小了。
此时《每日电讯报》日发行量在一百六十万份左右,只在英国国内发行,报纸的政治立场不鲜明,很有收购价值。
《每日电讯报》几经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