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一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简并态材料,星际工业时代,牛家一郎,天籁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100纳米到0.1纳米)的范围内研究物质所具有的特异现象和特异功能,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来创造新物质材料的技术。
而纳米技术的出现首先得益于能够放大千万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在纳米角度去观察这微观的世界。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像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新学科不断涌现,纳米科技是科学家们预言的未来改变人类历史的九大科学之一。
而事实上,当今的科学家虽然能够通过stm技术去观察原子层面的信息,并且对原子排列结构进行一定的影响。
比如1990年的4月,北美地区ibm的两位科学家在用stm观测金属镍表面的氙原子时,由探针和氙原子的运动受到启示,尝试用stm针尖移动吸附在金属镍上面的氙原子,将35个氙原子在镍的表面排列出5原子高度的“ibm”的结构。
而华夏地区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也利用纳米技术,在石墨的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的绘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华夏地区地图,只有不到10纳米的大小。
而此后科学家们对于移动各种原子摆出各种图案乐此不彼,硅原子、硫原子、铁原子,一氧化碳分子、铁基分子……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目前能够实现的就是稍微的移动一些原子,在物体的表面摆出各种图案,并不能真正意义的上对原子结构进行立体的打造和构建,同时更没办法大规模的、快速的去在原子角度打造新材料。
但是即便是这样,只能很简单的移动一些原子,在表面进行一些原子排列的构造,科学家们也制造出了如今各种纷繁复杂的纳米材料,比如在铜的表面对铜原子的结构进行人为的排列,也能让铜的强度增加5倍。
我们都知道金刚石也就是钻石和石墨、焦炭,他们构成的原子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碳原子,但是这些材料的性质却相差的天差地远,单单就硬度而言,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材料,而石墨和焦炭的硬度就非常低了。
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碳原子的结构,金刚石的原子结构每个碳原子都以sp3杂化轨道与另外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构成正四面体。
由于金刚石中的c-c键很强,所以金刚石硬度大,熔点极高;又因为所有的价电子都被限制在共价键区域,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